【视觉锐角】艺术家生命的呼吸 - 美育网
美育网 > 聚焦美育 > 拓展 > 【视觉锐角】艺术家生命的呼吸

【视觉锐角】艺术家生命的呼吸

2020年05月25日 14:51:45 编辑:system
艺术家生命的呼吸
李于昆


雷玲  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  2012年

看雷玲的画,可能会很快想到“作为女艺术家的雷玲”,或者从“女性艺术”的视角来观看评述其人其画。确实,雷玲的画面有着女性艺术家一些共有的特质,包括她的作品题名。在一篇网络公开报道的访谈中栗宪庭曾说:“看雷玲的画,就像看邻家女孩的女红,细密的‘绣工’,‘一针一线’,‘绣’的都是一个女孩家的梦,和她过家家似的‘闺阁’生活,没有世俗的烟火气,温馨、平静而带着一点童稚的梦幻。”栗宪庭说的没错。但我更愿意超越性别看雷玲。现代艺术史有证,女艺术家都为与奥姬芙(Georgia Totto OKeeffe)相同的问题而困扰:“我对于别人总是把我看成‘女艺术家’而非‘艺术家’这件事一直感到苦恼。”这样的焦虑肯定是有来由的。奥姬芙进一步说道:“当一个女人唱歌时,别人不会期望她唱得像一个男的。但是当一个女画家画了什么与男人不同的东西,他们就会说:‘哦,那不过是个女人画的画而已……’。”

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压力与焦虑,后来被称为“美国女性艺术之后”的奥姬芙,一直拒绝与女性主义艺术联盟。也正是这样的压力和焦虑,促使她在画了一系列的超大花卉(被定名为具有“女性气质”的代表作品)之后,转身去画纽约。许多女性作者也与奥姬芙一样,不愿意基于性别差异被划分到“女艺术家”这个限定中(尽管这个事实并不说明她们排斥和厌倦女性主义)。她们感到“女艺术家”和“女性艺术”这样的词汇含有一种微妙的歧视因素,并且,大大地妨碍了她们的作品得到更深入更广阔的评判和发展。或者说,她们感到被置于普遍状况之外的一种孤立的对待。有时候为了突破这样的限定,她们会竭力抹去自身和作品的性别色彩。正是这样一种对自我的遮蔽,使得一些女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不由自主地扮演花木兰角色,或者寻求一种雌雄同体的障眼法。

上述背景为我们观察评介雷玲的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判断。

从画面本身看,雷玲的画是可以平心静气感知的,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散发出一种呼吸的气质。她的呼吸是轻柔的、和缓的、顺畅的,像流过沙土的小溪一般。她的呼吸非常宁静,静得连坐在她身边的人也听不见但可以感受到。人的呼吸应当温和的流动,如缓缓的河流,而非一行行崎岖不平的山脉或是马儿的飞奔疾驰。看她的画,犹如坐禅开始感应自己的呼吸,一如像平常那样呼吸,然后渐渐缓和下来,直到每次呼吸都变得平静、和缓且绵长。大自然展示给我们一种“屏气凝神的纯净”,也许我们都曾体会过这种“纯净”,但是在急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已经遗忘并成为“奢侈”。其实这种“纯净”体验是祖先通过遗传赋予我们的一种本能,只不过这种本能在如今这个除去自然,还将许多精神寄托于网络虚拟的时代,对自然的体验变得不那么敏感了。当下,我们都能直观的感受自然逐渐在人的心中变得不纯粹,今天的我们更加需要这种自然带来的宁静。今年春节前后爆发的新冠病毒更让我们多了一种焦虑、思考和体验。现在已经有学者指出,历史将以2020年之前和之后划分,这种大胆预设和判断,人类历史岂不要改写?倘若如此,我们真要好好重新反思人类在未来的位置和存在的意义。这一宏大的主题反映在艺术上,使得我们要达到前述的“屏气凝神”,普遍的方法是一种对部分感官的屏蔽和对自我意识的扬弃,像是“用听诊器聆听树的声音”,“盲径”等,这类游戏就是通过削弱部分感官,让我们静下心来,也就是“屏气凝神”,从一种新的角度去感受自然,体验自然,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到雷玲的画面,就是远离喧嚣的世界,静静的在一个私密的空间中,犹如古人展读卷轴画般,约上三五知己,近距离细细品味画面的纯净,这种“纯净”成为了我们去观看、传播它的动力:稳重又静谧,干净而透亮,仿佛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整体上看,雷玲的作品由里及外散发出一种生命的气质。这种气质不是拘泥于外在的“形似”,而是突出了心灵的“真”,凸显出艺术家内心世界的细腻观照,明晰简练,真切自然。换言之,形中取意,以意塑形,由形入意,在主动创造画面形象的艺术感受时,拓展出艺术家个性的精神空间,由此获得一种“真”的意境。以意的追取,表现出生命的自然,情感的真实。在画面的构成上,她运用绘画艺术中最重要的线条和黑白,将那些涌动在自我内心深处的记忆情结和历史篇章作为一种被识别和解读的可能,这种可能是多义和生命的。那些错落在现实与梦境中的图景,以其独具匠心的构想,铺陈在她视角的画面中。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到2013年前后的《蝴蝶也可越沧海之一》及至近期的《中国描红系列》等,画中形象(书体)流溢着生命的光彩,也表述着个体在现实中的某种困顿,理想与现实的交融,触碰着束缚与牵绊,桎梏与自由的人生。她将传统文脉与现代观念的思想碰撞于画面上逐一展开,呈现出既具有传统情结又不失现代气息的面貌,一种由传统走来又走进现代并提供一种新的可能的独特语境,展示出融古通今的意趣。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建构起一种新的文化解读:即在古典温馨田园的语境追溯中闪现出现代人的思想火花,凸显当下个体在现实世界中的孤独、彷徨与踌躇,而作品的深层意旨正是借助于画面不确定的线的交织与黑白构成,在审视中带有自觉意义的文化反思,由此传达出对人的生命本质的“不确定性”思考。

因此,我愿意说雷玲表达了一个“艺术家对生命的呼吸”,展示了“清澈而透明的人生”,而不仅仅是一个“女艺术家……”之类的概念。

2020年4月25日于清远笔架山

 雷玲    纳木措湖等了我多少年,我便等了你多少年
全国第九届工笔画大展 获优秀奖(最高奖)180x104cm 国画工笔 金笺纸本 2012年

李于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艺传学院院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艺术教育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学校美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李于昆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美术课程改革大型文献《现场:国家美术课程改革访谈录.2001-2011》,是对我国十年新课程改革发展历程的一次全面回顾、反思和展望。


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中国经历了基础教育最深刻且重大的课程改革,而裹挟在课改潮流中的美术教育改革,在十年间不断探索、总结。广东率先出版中国第一部记录美术课程改革访谈录《现场:国家美术课程改革访谈录.2001-2011》,书中凝聚着亲历者们在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中经历和见闻,以及对美术课程的理解与反思,经验与教训。

现场:国家美术课程改革访谈录.2001-2011》首发仪式现场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岭南版《美术》教材中,也有不少具有装饰性、以线描为主要表现方法的课程和教学。

官方网站:www.lnysw.net    出版联系:020-83337265
购书热线:020-83309800   微信业务:szb@lny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