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清风直节包青天:刘居时包公国画作品集》
内容简介
本书为描绘包公传奇故事的画册,当中收录了38篇包公的传奇故事,分为“端州系列故事”“开封系列故事”“合肥系列故事”3个系列阐述,并配以生动、传神的国画作品,有“包公审石头”“夜审黄菜叶”“智判金玉镯”……这些传说和故事寄托了人们的爱憎和期望以及对先贤的颂扬和怀念。本书旨在弘扬包公文化,发掘、保护和传承这些民间传说,对当今廉政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重要意义。
勤政爱民 180cm×97cm
作者简介
刘居时,广东肇庆人,生于书画世家,现为上海香梅画苑特聘画师、海天书画院一级画师,以人物画见长。幼承家学,痴心丹青。稍长,师承岭南派巨匠关山月、黎雄才。困勉下学,日就月将,研习诸家妙法,博览智典。年十七,即举行个人画展。壮年黔突暖席,登界游方,踏遍大江南北,广交良师益友、高僧大德,转益多师。近年移居上海,潜心艺事,历时数月,收集整理包公主政端州及其他勤政爱民的故事,匠心独运,精心创作成国画作品无偿捐赠给故乡肇庆,展示于包公文化园。
包公斩郭槐 137cm×68cm
精彩内容
• 端州系列故事 •
“正直遗型传稗史,清忠初绩著端州。”包公,名叫包拯,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 官为殿中丞, 任职端州知州, 履职三年,是他最接近黎民百姓的三年。他体恤百姓,关心人民疾苦,做了很多深入民心的事,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接地气”,在民间留下了许多广为传诵的传奇故事。
郡斋题诗 246cm×124cm
包公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初任端州州官时,立志做一个为国尽忠的清官,一个为老百姓做主的好官,于是题诗 书端州郡斋壁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仓充燕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这成为他一生为官做人的光辉写照。
平反贡砚案 180cm×97cm
包公初到端州,有砚民喊冤,查阅了官府案卷,发现贡砚一案疑点重重。于是亲自到黄岗村,赴砚坑,访砚民,得知前任知州增加征贡数,压榨砚民,以私藏“丹凤朝阳砚”罪名,判罗大寿入狱。包公非常痛恨贪官污吏,决心整治官场腐败,先行平反了冤案,补偿罗大寿损失,然后严明州令,只征贡数。只要砚民完成了贡砚任务,余额砚台归砚民所有。
巧破血衣案 180cm×97cm
一天,包公在端州坐堂,有个叫黄善的村民前来告状,诉说妻子陈琼娘回娘家途中,遭遇歹徒谋财害命。包公依据现场一把杀猪刀,判断凶徒是屠夫。于是让公差扮作村民,与黄善一同持死者的血衣,沿街叫喊屠夫被害的消息。屠夫的妻子闻讯,惊慌地打听死者的情况,公差暗地监察,顺藤摸瓜,将屠夫捉拿归案,依法治罪。
刘惇娘告状 180cm×97cm
端州有陈、邵两个大户人家,各有一子。陈龙聪俊但家贫,邵厚奸猾却富有。城中刘家有个女子刘惇娘,聪明美丽,陈、邵争相求聘。陈家先提亲,得允。邵家为争得惇娘,用计陷害陈家,逼走陈龙,惇娘也被逼离开端州。数年后,惇娘与陈龙重逢,陈龙却被官家黄宽害死,逼娶惇娘,惇娘不屈自杀,获救后巧遇包公巡查,拦马诉状。包公查明真相,将邵厚、黄宽等一并抓获归案。
• 开封系列故事 •
包公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清官,以奉亲尽孝、廉洁公正、立朝刚毅,敢于替百姓申冤而著称,以刚正不阿、不畏权势、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包青天”形象名垂青史,是中国文化中最能代表法官形象的历史人物。
刀铡陈世美 137cm×68cm
北宋时期,才女秦香莲和书生陈世美相爱结合,进京赶考的陈世美一举成名,忘了贤妻,忘了爹娘,娶了公主,当上驸马,一时权势擎天,目中无人。其后秦香莲千里寻夫,受尽羞辱,陈世美害怕真相暴露,枭情绝义,雇凶追杀妻儿。秦香莲无奈之下,一纸诉状告上了开封府,包公痛斥陈世美良心泯灭,伤天害理,为秦香莲申冤,刀铡陈世美。
挥泪铡包勉 137cm×68cm
包勉是包公的亲侄,担任地方官后,贪赃枉法,最终败露。案卷辗转到了开封府包公手上,包公怒不可遏,最终选择了大义灭亲,决然下令铡了包勉,然后再回到赤桑镇向嫂娘赔情。
夜审黄菜叶 246cm×124cm
在西京河南府,一天,师家之妻刘都赛看花灯后失散。原来赵王贪婪刘都赛美貌,随即指使孙文仪斩杀师家满门,在追杀师马都时,为掩人耳目,将死尸放在篮底,上面用黄菜叶盖之,欲扛到河里毁尸灭迹。正值包大人出府,发现案情,又有张院公连夜报案。然后,包公用请君入瓮之计,将赵王、孙文仪等人制服。
• 合肥系列故事 •
从包拯故乡到全国许多地方,都在纪念包公,包公是中国老百姓心中的神。历代文人还写了不少颂扬包拯的诗词,用诗歌来歌颂他刚正不阿和清正廉明,表达对他的景仰之情。政治清明时,人们怀念他;世道衰败时,老百姓更加想念他。
包希仁画像 246cm×124cm
包拯(999年5月28日 1062年7月3日),或称包文正,字希仁,庐州人(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为龙图阁直学士,人称“包龙图”,卒谥孝肃,赠礼部尚书。其廉洁公正,不攀附权贵,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死后成为地狱第五殿阎罗王。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黑子”“包黑炭”。
少年包青天 246cm×124cm
包公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公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公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以后断案、为民申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包龙图得名 246cm×124cm
北宋之前,没有“龙图”这种官职,只是从包公才开始。民间传说,包公曾使仁宗母子团圆,仁宗皇帝十分感激,再加上包公为官清正,百姓呼为“包青天”,仁宗皇帝亲自为包公画了一张半身像,赐给包公,因为是皇帝画的,所以称“龙图”。龙图不能随便挂,仁宗造了一座楼阁,把龙图挂在里面,此楼阁就叫“龙图阁”,后作为包公的官府。后来,包公屡建功劳,仁宗封包公为龙图阁直学士。从此,“龙图”就正式作为一种官的名称,包公也叫作包龙图了。
《清风直节包青天:刘居时包公国画作品集》
出版时间:2019年4月第1版
2019年4月第1次印刷
开 本:8开
定 价:180.00元
ISBN 978-7-5362-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