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路】文化之路 · 东西汇流
“海上丝绸之路”起源于公元前2世纪。古往今来,文化交往在中西方友好往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东西方使者各自的文化,在相互接触之间互相影响,将“海上丝绸之路”升华为“文化之路”。
郑和,明朝太监 ,云南昆阳人 ,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在1405年至1433年的28年间,他先后七次率船队远航,访遍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目的地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港口。
郑和像
当时的中国,经济日趋兴旺,如《南都繁会图》所描绘,南京街市的铺面招牌有写道“东西两洋货物俱全”,可见民间海贸一片繁华。
南都繁会图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社会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大,为郑和下西洋奠定了物质基础,他与船队开启了通向世界的伟大航程,出发地点为江苏,经福建、广东沿海,以及南海诸岛后出国。
郑和下西洋 绘画 佚名
郑和前三次行至古里回航,足迹限于东南亚和南亚一带。第四、五、六次则横渡印度洋,航程远及阿拉伯及东非沿岸诸国。七次航行的总航程约七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三周有余。
郑和航海图 (局部)
“郑和碑”完整记述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经历,如航行时间、船只、人员等信息,以及提到所达的西洋国家有三十多个之多。
郑和碑拓片(《天妃之神灵应记》碑)
藏于福建省福州长乐市郑和史迹陈列馆
宝船内视结构图(上)郑和船队的构成(下)
郑和船队下西洋,以中国的手工业产品换取各国的土特产品,从中国带去金、银、钱钞、上等丝织品、瓷器和其他手工业产品,换取当地特产象牙、犀角、明珠、异香之类,通过赏赐、赠送、贸易等途径,进行中外物品的交流。
大明宝钞 明代
广东省博物馆藏
清代陈璋临摹明代沈度的《榜葛剌进麒麟图》,描绘了“永乐六年榜葛剌国王霭牙思遣使来贡”的情景,榜葛剌即今孟加拉。
榜葛剌进麒麟图 中国画 陈璋 清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景德镇青花缠枝莲纹八角烛台 明代
广东省博物馆藏
景德镇窑青花束莲大盘 明代
广东省博物馆藏
龙泉窑方格纹瓶 明代
广东省博物馆藏
在郑和船载中,丝织品是另一品类的货物。当时暹罗(今泰国)、吕宋(今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皆好中国绫罗杂缯”。而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每到一地都会以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馈赠国王,或者交换当地的特产,使得丝绸在东南亚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西方人曾称中国为“赛里斯”,意指“丝绸之国”。
吕洞宾像轴 绣画轴 明代
广东省博物馆藏
宋朝政府积极开展海上贸易,一些新航线被开辟出来,贸易商品的数量逐渐增多、品类日益丰富。
赵汝适,南宋皇族,在担任泉州市舶司提举时,撰成《诸蕃志》,记载东自日本,西至东非索马里,北非摩洛哥及地中海东岸诸国的风土物产,及自中国沿海至海外各国的航线里程及所达航期,勾勒出一幅中国与两洋诸番贸易往来的图卷。
《诸蕃志》
马可·波罗,意大利人,因对东方帝国十分好奇,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到达元朝大都(今北京),并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他回到意大利后口述其东方见闻,记述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马可· 波罗像
古法语版《马可·波罗游记》手抄本(1350 年)
原件藏于瑞典国家图书馆(左)
《马可·波罗游记》中文版(右)
利玛窦像
原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位于北京西城的利玛窦墓
万历十二年(1584年),利玛窦根据1570年的世界地图绘制了第一张中文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把地球分为“五洲”“五带”,将“地圆说”理念带到中国。
坤舆万国全图
民国二十五年(1936 年)影印本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
野墅平林图 中国画 利玛窦 时间不详
辽宁省博物馆藏
伊本·白图泰,摩洛哥丹吉尔人,中世纪四大旅行家之一。他于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年)由泉州上岸到达中国,又去了广州、建昌(或江山)、鄱阳、杭州、大都,目睹了中国海船的盛况及中国商人在南海各地的贸易状况。
伊本·白图泰像
《伊本·白图泰游记》
到达中国后,他为中国辽阔的地域、丰富的物产、工匠的精湛技艺所倾倒。在中国期间,他不仅考察了穆斯林,还深入了解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汪大渊(1311年—?),字焕章,江西南昌人,我国元代大旅行家和航海家。他曾游历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根据亲身见闻写成《岛夷志略》一书,为后世留下了研究的珍贵资料。
周达观( 约1266年—1346年),元代地理学家,温州永嘉人。元贞元年(1295年)由温州港出发,奉命随元使赴真腊(今柬埔寨)访问,次年(1296年)至该国居住一年许,撰有《真腊风土记》一卷,记载了从浙江沿海航行到南海直至古代柬埔寨的见闻,是有法、英、日文等多种译注本的珍贵国际历史文献。书中所记之“都城”,即今柬埔寨吴哥窟。
《真腊风土记》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